在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四屆三次理事擴大會議期間,同和紡織機械制造有限公司最新推出的長車緊密紡自動落紗細紗機、全自動落紗粗紗機等主機產品引起了與會者的關注。以“羅拉大王”著稱的同和公司為什么要開發棉紡主機?在本已競爭激烈的主機市場,同和的加入會帶來怎樣的影響?不少業內人士都有這樣的疑問。為此,記者采訪了同和紡織機械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崔桂生。
記者:聽了您在會議上的發言,感觸很深。印象最深的是您在發言中講到“同和公司百年只干一件事——紡織機械”。您對紡機產品情有獨鐘源于什么?
崔桂生:主要源于民族情懷,我們的紡織工業與世界一流水平還存在很大差距。同和公司從成立之日起就確立了“以振興民族工業為己任”的使命,樹立了“科技同和、世界同和、百年同和”的愿景,要實現同和愿景必須要有百年不衰的產品。
紡織工業常被人誤認為是夕陽產業,但我認為它是一個朝陽產業,經久不衰。我們常說的“衣食住行”,“衣”始終排在第一位。中國有13億人口,解決穿衣問題是重大民生問題。以前人們生活條件比較差,穿衣服只要求暖和;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,對質地柔軟、舒適的服裝越來越青睞。這對紗線質量、紡紗支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紡機企業的終端用戶——棉紡織廠,對紡機產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標準,這對同和公司也是一種激勵和鞭策。
我的情有獨鐘還源于我對羅拉的感情。我從部隊到地方,做的第一個產品就是羅拉;我從合資企業走向自己創業道路的第一個產品也是羅拉。我既然選擇從紡機產品起步,就要在紡機產品上一路走下去。為此,我提出了同和發展的三個堅定不移:“堅定不移立足紡織,堅定不移立足紡機,堅定不移把羅拉、搖架、緊密紡、主機做好。”
記者:據我了解,現在國內生產主機產品的企業很多,有央企、國企,也有私企,這些企業生產主機產品都有十多年甚至幾十年的歷史,產品在國內外占據著一定的市場份額。在主機市場競爭已很激烈,整個紡機市場形勢低迷的情況下,同和公司為什么還要上主機產品呢?
崔桂生:同和公司做每個產品都有自己的想法。開發每個產品前,首先我們都要看清、想清、算清、準備好。其次,每開發一個產品都要樹立一個世界級標桿。比如,同和羅拉產品的標桿就是德國青澤的羅拉,搖架產品的標桿是德國緒森搖架,緊密紡產品的標桿是瑞士立達、日本豐田。當一個產品推向市場賺錢后,再做第二個產品,以此類推。最后,我們還要不斷推陳出新,超越世界先進水平。因此,同和公司的羅拉、搖架和緊密紡產品推向市場后,都是賺錢的,都能與世界頂級品牌平分秋色。目前,同和羅拉、搖架、緊密紡產品市場占有率分別達到了70%、40%和40%。
同和公司做主機產品同樣有想法:
第一,是實現同和公司愿景的需要。百年同和的愿景促使公司必須做主機產品。現在國際上很多知名的專件制造商都被其他企業兼并了,為此我領悟到,要做百年企業,必須做紡機終端產品,主機產品就是我的選擇。
第二,為了更好地發揮產業鏈資源優勢。目前,同和羅拉有高精度、超級和新一代三個品質等級,搖架有彈簧搖架、氣動加壓搖架、杠桿搖架和板簧搖架等系列產品,緊密紡產品也有第一代、第二代、新二代以及第三代卡摩紡緊密紡裝置等四大系列。
通過不斷的實踐我們認識到,要發揮專件優勢,同和必須做主機,通過不斷優化、組合,將兩者緊密地結合在一起,實現1+1>2。我們認為,只有把好的專件器材配置到主機產品上,按照我們的設計滿足用戶需求,才能體現同和產品的優勢,更好地實現同和產品的價值。
第三,為了充分挖掘現有品牌和資金潛力。公司高度重視產品質量和售后服務工作,嚴格按照ISO9001∶2008質量體系要求建立了完善的質控體系。從外購件、外協件、標準件到進口件、自制件,從第一道工序到最后的成品裝配、包裝均實行嚴格的生產過程控制,做到全流程、全數量檢驗不漏項,確保達到“三個100%”:裝箱合格率100%、開箱合格率100%、調試開機合格率100%。?
若用戶在使用中發現問題,同和公司售后服務人員將在最短的時間內做出反應,“快速、果斷、準確、徹底、滿意”地做好售后服務工作。產品出廠之后,我們將為用戶提供終身跟蹤、終身服務、終身負責,使用戶永無后顧之憂。
同和公司自成立以來,沒出現過虧損,沒有用銀行一分錢貸款,可用資金充裕。為充分挖掘現有品牌和資金的潛力,提升同和公司競爭力,我們必須做主機產品。
第四,是振興民族工業的需要。如果僅依靠購買進口主機產品,我國從紡織大國到紡織強國的愿景是難以實現的?,F在來自瑞士、印度、日本的知名紡機企業看到了中國巨大的市場,紛紛利用自己的技術優勢進駐中國市場。同和公司選擇進入競爭激烈的主機領域,挑戰洋品牌,就是因為我們對振興民族工業有責任、有義務、有使命感。
同和公司做主機產品真正的、最終的目標就是為民族爭光。同和公司也完全有能力、有實力做好主機產品。
記者:同和公司對粗紗機、細紗機產品是如何定位的?產品在開發、設計上有哪些獨特之處?
崔桂生:中國的粗紗機、細紗機與世界知名品牌產品在高速、高效、智能、節能上還存在差距。為此,同和公司主機產品以瑞士立達、日本豐田為標桿。
首先,公司制定了第二個十年規劃,把今年定位為轉型升級開端年。“轉型不轉行”,從做配套主機關鍵專件器材轉型為生產粗紗機、細紗機等主機產品。
其次,公司圍繞高速、高效、智能化和節能目標進行研發設計,使主機產品實現質的飛躍。比如緊密紡細紗機,現在大都是在原有主機上進行改造安裝緊密紡裝置,而同和公司將緊密紡和細紗機合二為一,避免了簡單地將兩者拼裝造成的弊端。再比如自動落紗細紗機改造裝置,目前國內的自動落紗改造裝置大都屬于半自動,沒有從真正意義上改變落紗費工、費時的局面。而同和公司的自動落紗力求全自動,以電腦自動化控制提高落紗效率,減輕勞動強度。
公司在2011年成立了主機研發中心,主要圍繞“高速、高效、智能、節能”的產品定位,充分利用已有專件產品的優勢,對緊密紡細紗機、緊密紡自動落紗細紗機、全自動落紗粗紗機等主機產品進行研發,形成四位一體強強組合。
為什么說是強強組合?一是同和羅拉以消除2毫米以下機械波幾乎達到平波幅而著稱,它已經成為家喻戶曉的知名品牌。二是板簧搖架是搖架產品中優勢最大的,它的結構簡單、原理合理、零部件最少、操作調整方便,而且可以根據紡紗工藝要求任意調整壓力,適紡范圍廣,且平行度無需調整就能保證錠差的一致性。三是緊密紡裝置根據不同的用戶、不同的需求、不同的市場和不同紡紗標準定位。同和的緊密紡裝置擁有多項發明專利。
用戶需要的才是有價值的,所以說,同和公司是在用心、用情做產品。讓同和產品與用戶更加貼心,使用戶更加滿意。我相信,同和公司一定能躋身世界知名主機制造商的行列,實現“打造全世界最優秀的紡織機械制造供應商”的愿景。
記者:要做出高定位、高品質的產品,離不開科技研發隊伍。公司這些技術人才從何而來?公司在科技創新上又有哪些激勵政策?
崔桂生:同和公司著手調研主機的時候就已經開始進行技術人才儲備了。受國際金融危機及其次生危機的影響,紡機企業遵循著優勝劣汰的經濟規律,造成了許多擁有豐富紡機研究、制造經驗的高級技術人才流失到其他行業。公司用了幾年的時間,將這些人才引進到同和,作為主機研發的人才儲備。現在,他們已經成為同和主機產品研發的中堅力量。
同時,公司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創新激勵機制,提倡全員創新。首先,公司建立了創新管理制度,每年拿出凈利潤的10%作為創新獎勵基金;其次,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創新運行模式,采取月月評獎、月月獎勵的方式,提高科研人員的創新積極性。
此外,公司要求每個科研人員都要樹立自己的人生標桿,朝著標桿努力。現在,公司科研隊伍已經形成了你追我趕的創新、研發氛圍。我堅信,這樣一支士氣高漲、精神專注的研發隊伍一定能做出更加貼近用戶的主機產品,實現同和第二個十年的宏偉目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