編者按:近日,中國紗線網推出揭秘同和紡機快速發展之道第一篇《老崔小傳》,在行業內引起了極大的關注。第二篇讓我們通過崔董女兒同和紡機副董崔婷的視角,來多方面了解同和的掌舵人崔董。
有硬漢氣質,未雨綢繆,通過制度,團隊建設來規范公司的運行。
主編:歡迎崔婷接受中國紗線網的采訪,我先談談自己對崔董的印象,我感覺老崔董有激情,氣場很強,有硬漢的氣質。
崔婷:軍人作風。大概都如此。
主編:我覺得你再從另外一方面表現一下的話,那就完美了。
崔婷:剛柔并濟。一剛一柔。
主編:對,這樣他也稍微有一個緩沖、休息。
崔婷:確實,他也到了年齡,雖然不服老,但是有些事情抗拒不了。
主編:我們搞紡織的都有個情結,很希望國產設備什么時候能夠超越世界水平,現在崔董承載行業里面大家的寄托,如果他身體好好的,按照他的戰略思路,我覺得更能實現。
崔婷:是的。其實現在他各方面不是為自己做事情,更多的是想為我們行業做貢獻。
主編:我們對紡機行業非常了解,我跑的公司很多了,比如經緯的史總,現在姚總,關系也蠻密切的,他們都是水平很高的人。
崔婷:對,崔董也一直提到他們。
主編:都是專業的,而且在基層呆過很長時間,管理上都是有理念的人,但是他們都坦率承認,國有企業有優勢。現在看來,大部分民企都有那種創業欲望,也想傳承,但是在最賺錢的時候,沒有像你父親那樣未雨綢繆,考慮制度建設。用制度保證,這才是高明的。所以我們很敬佩崔董這樣在高峰時也很冷靜,會通過完善制度,加強團隊建設來規范公司的運行。
女兒眼中的父親:年輕時是枚“小鮮肉”,目標明確,行事果斷,有破釜沉舟的勇氣。
崔婷:我父親是當兵的,當兵的時候就在想未來應該如何規劃、最終的重心要放在哪一塊地方。他跟我講過,曾把地圖拿出來做了研究,他這個人適合在北方還是南方發展?后來,最終確定了留在南方。這樣就找了我母親。
主編:當時軍人地位是很高的。
崔婷:對,而且當時我父親也長得特別帥,你可能沒見過我老爸十八歲那個時候。
主編:見過。
崔婷:十八歲當兵的時候確實很帥,確實,如果用現在一個詞來形容,就是:小鮮肉一枚。我父親各方面都挺好的,經人介紹和我母親認識了。我出生在河南開封部隊里面,后來我和我母親回到常州。父親想和家里人一起留在常州,即使當時部隊對他有培養的安排,把他送到大學里面去進修,當時據說是開后門才能到學校里面去,而他是開著后門要出來,他不干,所有領導都不能理解。
主編:這是在哪一年?
崔婷:他當時應該是在三十歲左右。
主編:三十年前是八五年?
崔婷:差不多。然后就決定離開部隊。
主編:為什么我要問八五年?因為時代背景是不一樣的。因為在八五年的時候離開部隊這么好的機會也不可想象。
崔婷:也許我這一代人還無法體會到當時那種心情,以及做出這個決定需要多大的勇氣。
主編:是一個了不起的決定。
崔婷:后來就進了當地機關做副檢察長,但是他感覺與自己的性格不太符合。我覺得自己老爸一直在尋找一個適合他自己的環境,對于他來說,環境很重要,所以說,感覺到不合適也就當機立斷,離開這個崗位,到了企業里面。
主編:毫不猶豫。
崔婷:對,毫不猶豫。當然,他還是有過掙扎和糾結的,可是他只是輕描淡寫地跟我這么說,所以當時具體有哪些復雜的心情,我也不太了解了。當時是做羅拉,我記得他經常跟我們講一個老工程師,我父親為他扇扇子。當時我還很小,但是我還有印象,當時在一個橋洞下面,很小很破的一個工廠,環境很惡劣。他三十歲時開始做廠長,后來進入合資企業,然后成立自己的企業。他這樣一路經歷過來確實很少有人擁有像他這樣的經歷。在我們公司創辦的時候,我已經考到南京的一個大學,我父親也是出于讓我多學一些知識的目的,沒有強迫我非要轉其他專業,他還是讓我自由發揮。后來經過我父親的安排,到東華大學進修,學了兩年管理。學了兩年理論后,在我們公司實習,回來第一件事就是到車間里去當工人。
主編:從最基層做起。第一份工作是什么?
崔婷:磨床。
主編:那是男孩干的活?
崔婷:車床是男孩干得活兒。我老公干車床,我干磨床。
主編:干磨床的女的也不多。
崔婷:對,但在我們公司有幾道工序,女的還是挺多的。
主編:要心細,要手細。
崔婷:對。干磨床的男的不多。
主編:那你磨的水平怎么樣呢?
崔婷:由淺入深。我就做工人,我們工人都是有班產量的,我跟他們一樣,一開始我做100根,然后到200根。然后獨立完成一個班產量。
主編:你能完成這個指標?或者說不比他們差。
崔婷:對。
主編:甚至比他們好?
崔婷:對,有兩道工序是這樣。就是要求不是太高的。做磨床,車洗铇磨是機械加工行業的一個基本操作,所以還是需要了解,對我以后開展工作有好處。通過做工人的經歷,我了解了我們企業,為什么當時做羅拉需要分那么多道工序,我也了解了我們質量把控的關鍵點在哪里,我們生產的組織模式是怎樣的。所以說,一系列實踐性的東西,就可能和我父親平時所堅持的管理結合起來。和工人接觸以后,合格了,我就再往上升了,升到我們部門里面,我比較偏向于人、財、物,我老公比較偏向技術和生產,還有就是銷售,所以我就到了財務部。
主編:問一個問題,你的先生是在你工作以前還是工作以后認識的?
崔婷:他是我父親戰友的兒子,大學時期,一個偶然的機會在武漢軍校認識的。當時周圍幫我介紹男朋友的人比較多,比如介紹官二代、富二代,但是我父親都拒絕了,因為他那個時候就在往后想了,他這個企業以后該怎么往后走,總歸會有自己力不從心的一天。那么干企業,尤其是機械加工行業,特別辛苦、復雜,所以他想官二代、富二代未必能吃的了這個苦。
主編:找個軍二代。
崔婷:后來我們一起去東華大學進修,我進修管理,他進修機械加工。
主編:實際上已經明白將來要干什么!帶著任務去學習。
崔婷:其實我父親有這個意向,指引我們一點點往這個方向靠。雖然當時并沒明確,但是現在回頭看,當初的一些做法,他其實還是有目標性的,一步步安排我們去做事。基層這一塊,我老公干車床,我干磨床,結束以后,他到技術部,我到財務部。在基層的經歷給我最大的收獲,得到了我們公司上上下下所有員工的信任和認可。
主編:我感覺還要加上喜歡。都很喜歡你。
崔婷:我父親上班時,他做什么,我就坐在邊上聽,然后了解整個公司的運行情況。我認為傳承不是一個單純的資產傳承,如果要把這個事情做好的話,公司需要有一套自己的文化。我父親一生都在不斷地總結,所以有了現在的同和文化管理手冊,每年也在不斷地完善。我們公司所有的員工,都有一本,時時刻刻揣在自己身上。我們有個理念,要永遠好于競爭對手0.01,他一直這樣來要求我,也要求我們的團隊,你可能會懷疑我們同和的做法會不會是花架子?
主編:不是我懷疑,行業里面可能是個普遍的猜測。
崔婷:我總結下來,同和公司16年來,他的成功在于堅持人家堅持不了的事情,做了人家做不了的事情,所以才成功。
主編:這個分析很到位。其實道理大家都懂,就是你沒做到我做到了。問一句開玩笑的話,如果崔董現在說,我很累,現在就休息了,你們開始接班吧。
崔婷:他經常這么說。他一直說,大企業靠的是團隊,不是靠老板,所以我認為團隊可以很好地支持我。
(圖4:中國紗線網主編王果剛先生與同和紡機董事長崔桂生先生、副董崔婷女士合影)
“很多人都崇拜我父親,我沒有理由不崇拜”。
主編:他情商很高。學歷不高,但是知識和文化水平積累很高。
崔婷:我們以前公司比較小,從小發展到大的,企業的發展很快,我們從基層里面選拔出一些管理人員,他們文化水平相對比較低。對我老爸那個年代的人來說,他需要像思想素質好的人。思想好的同時又要文化素質高,對當時的企業來說,問題很多。因為創業之初會遇到各種問題,他需要聰明人來克服這些問題。
主編:大家很關心的一個問題,就是這樣的選擇是你父親給你安排好的嗎?
崔婷:沒有。
主編:不是的,也就是說某種層度是你自己的選擇。
崔婷:他也是這么想的。他之前講過,我們公司決定拿出30%作為股權激勵。將來的董事長或者總經理未必是我,資產可能是我的,但是做主的未必是我。他也說過有能力者當之。所以說,我這方面的心態很好。因為這個企業現在來說,不是為我們的家族做事情,是上升到為社會、為我們的行業、國家來做事。所以說,上升到一定層次了。
主編:這樣的話,我理解,崔董也好,你也好,其實已經對所有和所在問題想明白了。所有權和經營權是可以分離的。
崔婷:對。
主編:這在很多老板那里是過不了這一關的。這東西是我的,我怎么能讓別人來管?空降兵和職業經理成功的案例在我們行業并不多。
崔婷:對,是的。一般比較信任家族制的一個傳承吧。
主編:但是現在看起來,你們仍然有可能既是產權所有者,又是經營管理者。
崔婷:對,我們朝這個方向在努力。